自從聽到我在印度,親友們最愛問的問題之一,就是:“印度的階級制度很嚴重嗎?”或“現在還有階級制度嗎?”
雖然說我只是個在印度沒待很久的外國人,我想我還是在這裡整理一下我的看法。
在我們世界歷史課本裡有限的關於印度的篇幅裡,關於印度教的描寫深植人心的大概就只有 -- 印度教有四個階級:
1. 婆羅門:傳統來說負責宗教類,例如祭祀工作的祭司。
2. 剎帝利:也就是所謂的“武士”階級。
3. 吠舍:商人或工匠。
4. 首陀羅:從事低賤工作的人,如清道夫、修鞋匠等。
還有個四個階級之外的“不可碰觸” (untouchable)之人,雖然甘地把他們的新稱呼“Harijan” (意為上帝的子民)發揚光大,但還是不普遍。
其實想想,這跟華人傳統來說對“士農工商”的排序,有點異曲同工之妙。只是在現今社會,這個排序已經被打破,變成只是用來形容“各行各業”的一個辭彙。我們普遍來說,對於“士”(我覺得以現在的觀點來說,不只是所謂的“讀書人”,而是“需要證照的專業人士”或“師字輩”,例如醫師、律師、教師),還是保有一定的尊敬,雖然他們也許不賺特別多錢。其他概括來講,應該說,就是有錢沒錢的差別吧。如果是個經商有成的有錢人,多半會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,畢竟這個社會還是挺現實的,有錢的說話就大聲啊!
我對印度階級的感覺是,至少在比較進步的大城裡,只要是前三個階級的,在一般生活中受到的尊敬程度並沒有甚麼差異。若有差異,其實說穿了,也就是有錢沒錢的差別。就跟很多其他地方一樣,有錢的當然比較受尊重,管你是啥階級!郭台銘就是郭台銘,李嘉誠就是李嘉誠,管你祖先幹麼,這哪裡重要呢?另外我要澄清的一點是,這四個階級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訂定的,所以階級的分類不是依據現在還活著的人當下的職業分的,而是他們的祖先的職業分的。所以,現在是商人的人,並不一定就是吠舍階級。像我們樓下的門房,是個婆羅門,也有婆羅門在幫人家當司機過活的,但是這實在不代表甚麼實際上的意義啊......
不過,雖然階級制度在印度就法律的角度而言早被廢除,且政府自五六十年前就開始立法保護賤民的權益(就像台灣的原住民和美國的少數族裔一樣,印度的某些低下階級,考試是有加分的!政府單位的工作是有保證名額的!),但就一般民間角度而言,還是有一定潛在的影響。畢竟,一個人的階級不是啥祕密,由姓氏就可以看得出來,而且不只是階級,連你是哪個地方來的,信甚麼宗教,多半都一目瞭然,就連你吃素吃葷,就姓氏都可能看得出來!
比如說 Gupta 這個蠻常見的印度姓,一般認為屬於武士階級(也有人說是商人階級,大概是姓Gupta的實在太多了,大家的認知產生岐異!),是一個印度北方與東北的姓;另外有一個也是蠻普遍的武士階級的姓叫Agarwal,也是北方數個省的姓,這個“社群”(印度人一般愛稱家族為“community”)以經商有成著稱。如果一個姓Agarwal的人是來自於印度西北的旁遮普省(Punjab)的話,他一般來說大概不是吃素的。像Sunny的姓Bhardwaj,就是一個標準的旁遮普婆羅門姓,一般人聽到他是旁遮普人,都期待他應該是吃葷的,他本來也是,只是因為後天的改變而吃素。另外有一些姓像是北方最常見的婆羅門姓Sharma, 因為幅員廣泛,比較沒有甚麼一定,不過一般婆羅門家庭,若不是來自一個傳統以來會吃葷的省,多半吃素。還有一個超常見的姓Singh, 屬武士階級,在西北方的省分如旁遮普與古吉拉特(Gujurat)和南方都可以看到,在西北方的省分也有蠻多人拿它來當middle name. 因為幅員廣泛,也不一定吃葷吃素,這時候就要還原到他是哪裡人,如果是古吉拉特,那一定是吃素啦(那個省連賣酒都是違法的)!
另外可以從姓名看出來的屬性,還有更明顯的,就是宗教。以上那些幾乎是印度教的姓氏(也有少數錫克教、耆那教徒)。伊斯蘭教的名字多半也是一目瞭然,一看就和印度教徒不一樣,名字像是我們熟知的Mohamed、Kiran、Abdul,就是很標準的穆斯林(伊斯蘭教徒)名字,當然他們是不吃豬肉的。還有在西邊,曾被葡萄牙人長期統治的果阿省(Goa),有很多西式的姓名,例如Caroline Rodrigez,這就代表她是天主教徒,多半也吃葷啦!
但是印度幅員廣大,一般人也沒多神通可以注意到大江南北所有的階級,所以多半還是對自己家鄉附近的階級或地域屬性會比較瞭解。至少,北印人就比較不會注意到南印的階級(而且據我的一個南印朋友說,他們的階級又跟北印不太一樣)。這跟台灣的“望族”觀念有點接近。每個縣市,尤其中南部,總會有幾個傳統的望族,比如說高雄縣大寮鄉有個家族姓張簡,是個醫生家族,在當地蠻有名,不過你問個北部人,他可能就對張簡家族莫宰羊。
不過不瞭解其他地方的階級也無所謂,畢竟,現在比較在意階級與家族的時候,是婚姻配對的時候。就算時序已進入二十一世紀,一般印度父母對於子女的對象,還是會親身去關心,甚至親自去挑選的。而挑,當然就是要挑個門當戶對,最好同樣階級,來自同一個社群,說同樣語言,有相似背景的人。
一般來說,最不願意向外通婚的,就是帕西族(Parsi or Parsee)了。帕西族為當初在伊朗遭到伊斯蘭教入侵者迫害,而在十世紀時逃至印度古吉拉特省的拜火教徒(Zoroastrian)(不過跟一般古吉拉特省人不一樣的地方是,他們通常甚麼都吃,連牛肉都可以吃)。帕西族因為一開始移民的人數就少,加上現代他們的結婚率與出生率越降越低,又有不少人自印度移居海外,所以他們在印度的人口估計只剩七、八萬人,而全球來說也只有約十萬人。又他們特別有優越感(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宗教與移民歷史,又皮膚特白),往往只與族內人通婚,產出的後代素質被稱是每況愈下,恐怕再不久就會被印度政府歸類為少數聚落。即便如此,他們多半還是堅持族內通婚。
而每天的報紙上,都可以看到滿滿一兩大版的徵婚廣告,通常是父母登的,廣告分門別類,依宗教、依社群、依階級、依地域,分得可細了。詳細情形,擇日再敘,不過總而言之,婚姻真是現今階級制度最明顯的用途,但是對於社會地位,就我的觀察,基本上還是金錢掛帥。
以上就是我這個簡短住過印度的人,對他們的階級文化的一點淺見。
留言列表